
抑郁是一類是以持久地情緒低落、思維遲緩、意志行為減退為主要臨床相的心理癥狀,具體可以表現在軀體癥狀、思維、行為、心境、自我評價五大方面:
1、 軀體癥狀方面:最常見的軀體癥狀為進食和睡眠問題,常出現食欲減退、多夢易醒、入睡困難、易疲勞等,常常會自感到很累,外在行為上也常給人缺乏活力等印象,并常伴有持久地頭痛、惡心、嘔吐、失眠、軀體疼痛或精力不足等。
2、 思維方面:頭腦中常常會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想法,可就是難以體現在行動中,而且時常對行動感到悲觀失望,有時甚至還會發生對事物的歪曲認知并為自己過去的行為感到內疚、后悔、自責等。
3、 行為方面:經常會出現如言語遲緩、意志行為減退、無故哭泣等,并有不同程度地回避社會交往等情況,有時還會通過尖叫或破壞性活動等消極行為來宣泄其負面情緒,有時也可能通過濫用酒精、香煙等來緩解負性情緒。
4、 自我評價方面:在自我認知上常會出現自我貶低等情況,常會產生自卑感和無價值感,有時也還會產生輕生厭世的念頭,甚至還會發生自殺或自殺未遂的行為。
5、 心境方面:負性情緒是其心境的常態,如抑郁、焦慮、恐懼、內疚、自責等都是比較常見的情緒狀態,有時還會伴隨產生某些易激惹的狀態。
上述五大方面都是抑郁情緒狀態下個體常見的表現,如果任其發展則可能形成抑郁癥癥狀臨床相,從癥狀的持續時間來看,至少需要2個月以上,因此,并不能簡單地將抑郁情緒理解為抑郁癥狀,在臨床診斷中也需要加以嚴格的鑒別,對于抑郁情緒和輕度抑郁癥狀而言,可以通過心理咨詢的方式進行有效地情緒疏導和調節,緩解某些表面癥狀,對于中度甚至重度抑郁癥狀只能通過藥物調節的方法緩解表面癥狀,在通過心理咨詢與調節的方法和技術來解決深層次心理問題。